close

緣起

自從上次介紹的那個舢舨紙模型完成以後,她似乎還蠻受大家喜愛的,只不過主管們後來開始抱怨說這東西組裝困難性很高。 我必須承認這東西印刷起來不是很方便,上回有解釋過;但當他們問我說能不能修改為可以讓小朋友在一個鐘頭內組裝完成的時候,老實說,我被嚇到了!

因為這個作品設計時的目的就是叫人買回去組裝的,從來沒想過要在哪一個活動中的一堂課上現場組裝出來。 這我得承認我和主管認知上有落差,我一直是照著小時候玩紙模型的思考模式在設計這個作品。 小時候我得到過幾本動物紙模型,就是那種一本勞做本有五隻貓的、或五隻狗的(以前書局都有,現在好像找不到了)。 還曾經自己買過一本勞做本只有一隻恐龍的模型,和我的妹妹一起花了半個寒假做出來。 總之,這就是我原先對於舢舨紙模型的概念和設計思路,與主管腦袋裡想要的真是大相逕庭啊!

不過,我還是打算接受這個新的挑戰,再設計一個新的紙模型,一個較為粗糙簡單的、快速組裝的、成本低廉的消耗性產品。 於是,我開始思考新的設計。

設計與思考

首先,我決定以上回研發的舢舨船模型做為藍本修改出新的版本,這樣可以省掉很多重新構圖的時間; 再來就是對原來的設計進行最大程度的簡化,而這個化簡的工作就成了新的設計中最大的挑戰。

簡化模型細節可以帶來不少好處,零件變少變單純,既降低了組裝的困難性也降低了印刷版面的需求; 但過度的簡化同時也能令成品可看性、遊戲性等吸引力蕩然無存,也會使我們的成品與坊間粗之爛造的紙模型沒有任何區別。 因此,對我來說這次最大的挑戰就是要在極低的複雜性上兼顧模型的吸引力。

本來我的主管還希望我可以做出不需使用膠水黏貼,只靠卡榫連結的東西!我的天啊,要做成這樣的話乾脆直接從外面進貨算了! 還好,後來在我極力遊說下,還是說服了主管放棄這樣的要求。

在我經過一陣子思考後,我給自己開出了幾個對於新設計的要求:

  1. 力求最極致的結構與組裝化簡。
  2. 舢舨整體的精神與味道必須保留、圓弧船體也不可捨棄。
  3. 只使用單面印刷,不可再造出雙面印刷的需求。
  4. 所有的模型版加上組裝說明需可印製在一張A4規格的卡紙上(上回的作品是4張A4卡紙加上十頁的組裝說明), 並且該印刷成品需可對半折疊以方便遊客攜帶。

是的,我對船的曲線有著奇怪的堅持,即便在如何困難的條件下我都不願放棄它。

在我開出了設計需求後變開始進行新一輪的思考。 我決定全部的模型版只使用A4紙的一半,而另一半用來印刷組裝說明。在這樣的條件下,最後組裝成品的小尺寸將是可預期的結果。 我取消了圓柱狀的槳柄,將整支槳化為一片紙。 移除船肋骨與船頭的兩條縱向骨架,並將船首甲板整併為簡單的環型結構,使其可以在外面黏貼好後將之整塊的塞進船頭。 我移除了支撐展示的架子,讓這艘船靠自己站立在展示平面上,還好她的底部夠平整。

當然,我也意識到直接縮小船體比例到這麼小的地步會造成組裝上極大的困難,加上刪減各種細節後的結果一定會令這個作品導向失敗。 於是我放棄寫實路線,我想嘗試使用意像式的設計來在經過極度簡化的模型上保留舢舨本身的意像與美感。 所以我決定大幅變更船隻的比例,反正這個時候是否像真已經不重要了!

至此,整件件作品的設計準則就只有幾個字:「短、胖、圓、可愛」。 我想各位看了最後的組裝成品應該也可以體會出她與前作的極大差異。

成果賞析

現在看看我最終的完成品。 在船殼板的安排上,我將五條船板連同頭尾板通通連結起來變成一個大零件,總之能用折疊完成的工作就不要用黏貼完成。 同時,船身、也捨棄了原來的木紋而採用色彩單純又鮮明的藍色塗裝,至於內部則留下了大量的白色部份,剛好呼應近代舢舨的白色內裝。

與前作不同的一點是,我將船殼的印刷放在外面的彩繪上,因此內面將無法擁有任何的輔助線條。 我的解決方法是將船上最大的兩塊內裝直接展開連接到船殼板上(見模型版展開圖),這樣子只要將其折疊成型後就可以直接凹進船體內, 只要組裝者擁有一點垂直對齊的概念就可以讓這個步驟在不需要輔助線條的引導下成功貼合。

 

 

在最後的成品中,這艘船一共只有6個分離的零件,通過大量的折疊來取代許多的黏貼工作。 而組裝完成後的模型船只有大約10公分長、5公分寬的大小,可以放在手掌上、電視上、書桌前…任何地方。

由於這艘船的尺寸這麼小,加上在滾圓的設計,使得船殼的彎曲更為明顯,這讓我對於船殼的黏貼方式陷入困境。 我最後採用了一種較為大膽的嘗試,那就是取消船殼間所有的黏貼片。 也就是船殼只靠著與內裝、船首、及船尾的黏貼來固定,而船殼與船殼間沒有任何的黏接。 而在最後的組裝成品上我覺得現這個設計還蠻成功的! 由於船小的關係,船殼板的曲面表現的非常漂亮,彼此之間也能夠緊密的貼合定型。 也同樣由於尺寸小的關係,未黏接的船殼對於結構強度的若化幾乎沒有影響。 說實在的,我對這個無黏貼船殼的設計還蠻滿意的!

要說這作品有什麼地方是我覺得比較有缺陷的?我想大概就是船首板以及船尾的黏貼處理上了。 先看看船尾,船尾除了主要隔水的那片橫版子外(估且叫它船尾橫板),船尾外面還有左右兩條細長的木板從船底延伸到船尾最頂端(估且叫它延伸板)。 我覺得在組裝上最困難且彆扭的地方就在於,這個延伸板基部的黏貼片需要穿過船尾橫板底部切開的縫隙後黏在船殼的內側。 說實在的,我當時也思考這個問題許久。 如果把延伸板黏貼片直接黏在船殼外面就可以解決黏貼的不便,但這樣會讓船的外觀變得超醜; 若把整個延伸板和船尾橫板貼在一起也可以避免這個奇怪黏貼片的設計,但這樣淡水舢舨船尾部結構的層次感就整個不見了! 因此最後才會形成現在看到這個比較詭異的黏貼設計。

第二個不夠完美的地方是船首上方一塊紅色的平板,它在模型版上是與船首板以及船底板連在一起的同一塊零件,經由折線折彎後最終來到這個位置與船殼邊緣相黏。 差就差在這裡對應的船殼上沒有設計黏貼片,當時的理由有二:一是因為零件過小,黏貼片折疊黏貼困難;二是因為它夠小,即使沒有黏貼片也可以容易的直接黏在船殼邊緣上。 但依據後來發行的經驗,這個地方的黏貼比較不容易,需要些耐心。在後來的大量印刷上由於對模型比例做了放大(後面提到),也讓沒有黏貼片的缺陷更為放大。 因此造成後來很多小朋友的組裝成品並沒有把這個紅色的船首平板折下來黏好,而是讓它直直的翹在那裡!

在組裝表現上,在我畢業前我印了幾份送給我的學長、同學等,組裝費時大約都在幾個鐘頭內,甚至有個學長不到20分鐘就做好了,讓我嚇了一跳! 因此,對於組裝難易度以及時間的表現,我是還蠻滿意的。

淡江海事大量印刷的修改版本

由於這次的作品相較之下簡單很多,所以最後成為淡江海事大量印刷以應用於辦活動、送贈品等需求之標的。 但館方認為我的作品尺寸太小而不利小朋友組裝,因此由館方對其進行了一些修改。 除了一些版型的微小調整外(有一些改動小到我都看不出哪裡做了更改),最大的改動就是整個模型版被放大為原來的兩倍,也就是一整張A4的版面,所以最後的組裝成品也比原來大一倍, 至於原來半頁的組裝說明則另外列印後夾帶在一份模型版裡。 第二個大不同就是他們為這模型上了刀模,讓組裝者可以用手把零件剝下來,省掉了組裝紙模型最耗時又無趣的模型版切割工作, 這個東西大概花我五到十分鐘就可以完成一艘船的組裝工作。

本來他們說要把模型版放大的時候,我以為不過就是放大,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但結果證明我的經驗還是太淺了! 但這次的經驗也確實讓我以及館方相關人員學習到許多寶貴的經驗與教訓,讓大家可以期待我們的續作會更好。

 

 

這個被大量印刷的模型版本基本上還是傳承了原來設計的諸多特性與優點,一樣圓滾可愛,並且更容易被組裝;但也出現了一些新的缺陷,其中絕大部分與放大這件事脫不了關係。 首先是船殼間無黏貼的設計,在我原來的作品上很完美,卻在放大後的組裝成品上出現了些許縫隙,同時結構強度降低的幅度也增大了很多。 船首上方紅色平板與船殼間無黏貼片的設計在版型被放大後卻顯得像是忘了放黏貼片一樣,也不易黏貼定型。

舢舨系列作品

最後我們來個家族大合照, 上圖最右邊為天生國小版本的舢舨船紙模型、 右邊第二個是我的像真版舢舨紙模、 左邊第二排那三艘是淡江海事版本的舢舨紙模、 最左邊那個體型最小的就是我的迷你舢舨紙模。

再用另外一個角度看看這些不同版本的舢舨們,我也用這兩張家族大團聚的照片來做為這次舢舨紙模型介紹的結束:

後續

無論如何,這個迷你舢舨是淡江海事發行的第一個紙模型,其融合了許多我們對於她的創意、嘗試、堅持與期望,當中有成功、也有失敗。 雖然在一些細節上存在一些缺陷,但整體的表現卻達到了最初的目的,一個圓弧可愛的小船、一個比市面上其他同類產品更精美的紀念品。 如果你也喜歡這個模型,淡江大學海事博物館歡迎您前往索取(數量有限、要想要快),您的鼓勵將是我們進步的原動力。

在這裡也先做個預告,在暌違了7年後的續作已經開始設計,希望您與我們一同期待新作品的問世。

arrow
arrow

    夜行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