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敦克爾克(Dunkirk) 觀影引導

前言

最近推薦這部由大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大片給人,但有些篇幅而不適合用 Line 傳送,於是就寫在這裡, 順便也讓給其他需要的有緣人閱讀。

首先,這並不是影評,我儘量不在這裡評論這部影片,我比較喜歡讓人自己評論影片。 這是一篇觀影引導,如果你尚未觀看過本片,或是看過本片但因不了解故事背景的關係以至於看不懂或難以體會電影內容, 那麼你就是我寫作設定的觀看對象。 另外,雖然我儘量控制,但本文因解說需要仍會有部份劇透,請讀者斟酌閱讀; 雖然我覺得劇透並不影響這部片的觀賞!

為什麼無法體會電影內容?

首先說在前面,看不懂和無法體會是兩個不同層面的事情。 我覺得這部片的劇情非常淺顯易懂,通常不會有看不懂在演什麼的問題; 這裡我討論的是可能一些人會無法體會電影內容的現象。

這部電影演的是真實發生過的歷史事件,讀過歷史的人都知道故事的結局,甚至知道故事的進行過程, 編劇導演沒辦法在劇情上吊觀眾胃口。 因此很自然的,導演可以直接預設觀眾已經了解劇情發展,然後最大程度去挖掘、探討故事過程中所引發的各種其它主題; 這造成一個與通常不同的現象,就是愈熟讀故事的人愈能了解體會電影, 反而愈不知道歷史的人愈可能無法體會,甚至看不懂電影! 這個現象與幾年前的「賽德克·巴萊」是一樣的。

敦克爾克大撤退

要知道故事在演什麼,就要先知道當時發生什麼事?以及這些事情產生了哪些影響?

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西方認為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由此開始。 兩天後英國和法國對德宣戰,但也只是耍耍嘴皮子,實際上英法對德並沒有任何的軍事接觸,只固守在馬其諾防線後面, 這和當時英國的姑息政策有關,簡單的說就是只要德國沒侵害到我,就和我無關,讓別人去死就好了! 擋在德法中間有強大的馬其諾防線,德國不可能正面衝過來,至少法國人是這麼想的! 結果波蘭在德國的打擊下在一個月內滅亡,然後隔年的1940年5月10日德國再度用拿手的閃電戰向西猛打英法聯軍。

以英法為主的聯軍雖然陣容強大,但面對突如其來的攻勢顯得極度的措手不及! 德國繞過馬其諾防線,往荷蘭、比利時那邊突進, 特別是3000輛坦克的裝甲部隊僅用十幾天就穿過了傳統認為是坦克天然屏障的,多山多林的阿登山區。 聯軍粹不及防,一路被德軍碾壓逼退,僅兩週的時間,40萬聯軍便退守至英吉利海峽邊的敦克爾克城市; 而事實上聯軍並不擁有整座城市,在長達一週的時間裡,40萬人中的大多數,包含各種裝備物資是擠在敦克爾克的沙灘上。 此時的英法聯軍只剩三種選擇:被殲滅、投降、或跳海!

若英國失去這數量龐大的遠征軍,未來的局勢發展可能會大不同, 英國將缺乏足夠的軍隊保衛本土,而英國的淪陷將令同盟國的反攻力量無法施展! 為了保住這批力量,英國想盡辦法派船送回部隊,但面對空中的轟炸和水底下潛艇的威脅,起初進展並不順利。 港口早就被轟爛無法使用、海灘水淺不利大船停靠,能夠直接登船的地方只有唯一一條延伸至海中的長長防波堤, 減慢了登船撤離的速度。

面對困境,邱吉爾發動了「發電機計劃」,動員所有能用的船隻,包含大量徵用民間船艇前往敦克爾克運回部隊, 其中甚至有很多內河航行的小船都冒險參加救援行動,並起了很大的作用。 這些小船的運載量很低,但作為大船與海灘間的接駁運送,緩解了只有一條上船通道的登船速度瓶頸。 最終,在九天時間內,有33萬人成功徹出至英國,剩下的人投降,敦克爾克戰役結束; 一個月後,法國戰敗,歐洲大陸淪陷。

敦克爾克撤退的後續影響

敦克爾克撤退的最大成功就是保住了大量的有生軍事力量,除了英軍外,其中還包含法軍約10萬人、比利時軍約3萬人。 這些回國的英軍成為四年後大反攻的中堅力量,而法國人、比利時人、以及少數的其他國家軍人 也在戰爭期間參與多場軍事行動或敵後游擊活動。 然而在這之前,他們是吃了大敗仗苟延殘喘落難,還被人家救回來的落難軍人, 在影片的後段,士兵們害怕即將面對的是挫敗的恥辱、和人們對於軍人的失望與不屑; 然而港邊老人卻回答「夠好了!」,能夠活著回來就是最大的勝利! 最終迎接這群逃難軍人的竟然是歡呼與啤酒!

在撤退行動成功結束後,邱吉爾發表了振奮人心的演說,鼓舞全國軍民士氣, 同時提醒全國軍民不要沉溺於撤退的成功,要準備接下來即將面對的戰役——英倫保衛戰。 不同於以往見到的電影常由領導人以鏗鏘有力、慷慨激昂的聲音來演說;諾蘭用一個青澀小兵的口,平淡的讀過這些文字。 能夠這麼做的原因就是因為大多數的英國人都念過這段歷史、讀過這些演說內容, 而小人物讀出報紙內容的表現正好最貼近當時平凡百姓的實際經驗,充份表達了奮起與卑微兩種心境, 畢竟他們才灰頭土臉的從海峽對岸逃回來!

這裡提醒一個小地方,影片中三不五時會有官說到「接下來的戰爭」、「下一場戰爭」等,指的並不是四年後的盟軍大反攻, 事實上以當時的時間點來看,盟軍從未想過未來能有機會反攻並獲得勝利! 這裡說的下一場戰爭是相格僅一個月、德國打下整個歐陸後的下一個軍事行動——入侵英國。

雖然這次的撤退是極為成功的,但也不是沒有遺憾! 三萬左右的人沒有退回英國本土,大量軍事物資、以及全部的車輛火炮等重裝備都被遺棄在沙灘上, 這些損失讓後來的英國花上好大的力氣來補回失去的軍備,甚至不惜使用低成本高生產量的方式來大量製造簡陋粗糙的武器!

電影本身

在說了這麼多前因後果後,接下來介紹電影的本身。 這部電影講述了三個發生在不同人群的故事,彼此之間一開始並沒有太多的交集,直到劇情的推演才慢慢交織在一起。

「The Mole: One Week」,這是第一個故事的標題, 第一個故事的時間長度為一週,以一位青澀的陸軍士兵為視角,講述這一週間在敦克爾克沙灘上所發生的一連串事件, 講述生存的恐懼,人與人之間互相影響、互相幫助、乃至互相爭奪生存的故事。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湯米(由菲昂·懷海德飾演)為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小兵,實際上菲昂·懷海德也是沒有什麼電影演出經驗的年輕演員, 導演解釋這是為了最大程度還原當時的狀況,因為當時在沙灘上的士兵大多都是沒有什麼戰鬥經驗的十七八歲年輕人。 導演甚至還刻意不讓演員過度熟悉因執行演出而需要的軍事訓練,好拍出因經驗不足而手忙腳亂的畫面!

「The Sea: One Day」, 第二個故事是一對父子與夥伴三人因不願意讓海軍徵用船隻,選擇了自行駕船前往敦克爾克載運士兵,而在一天內發生的故事。 他們沿路上順便救起數名落海同胞,包括另一個故事中的墜機飛行員與第一個故事中的小兵, 彼此之間又因各自遭遇與立場的不同再摩擦出許多有意思的交手。 不同於第一個故事的新兵,這部海上故事的父親(由馬克·勞倫斯飾演)、以及落難的士兵(由席尼·墨菲飾演) 都是相當厲害的資深演員,相當深刻的演譯出自己角色的身心狀態,看這兩人的演技將是非常舒服的過程。

「The Air: One Hour」 第三個故事是三位被派往敦克爾克執行護航任務的飛行員,在一個鐘頭內所發生的事情。 沒辦法,噴火的航程就只有這樣子!要是換成開零戰的話,空中這段應該可以演上大半天! 其中的飛行員法雷爾(由湯姆·哈迪飾演)讓我印象深刻,不是因為他的各種英勇行為, 而是在整個空中故事的絕大部分時間裡,全身包的緊緊的縮在機倉裡,只有一雙眼睛能讓觀眾看見,並且還罩上了防風鏡! 在這部電影裡,你將看到湯姆·哈迪如何用他最拿手的一雙眼睛詮釋自己!

除了具有各種獨到技巧的演員,諾蘭導演本身在這部影片裡再度讓人驚豔的展現了他說故事的功力, 從一開始的開場就先讓觀眾耳目一新! 一般來說,一部電影都會有一小段的「前情提要」,好讓觀眾了解接下來故事的前因,以及讓觀眾準備好情緒來融入故事; 在這部片裡,這個「前情提要」只佔了約不到一分鐘的時間! 你甚至可以說,導演不等你準備好,就直接把你拽到故事裡面,不囉唆、不廢話,幾個秒讓觀眾立刻進入狀況!

另一個已經被很多人說過的特色就是,在這部片裡基本上絕大部分時間裡,你不會看到任何的敵人, 好不讓這部片變成敵我善惡過於鮮明的戰爭片。 導演把這部戲當成懸疑驚悚片在拍(導演自己說的),希望觀眾能夠以最小的人的視角,成為這個事件中的其中一員, 來感受當時的人可能感受過的各種情緒,包括害怕、驚恐、未知等。 這裡沒有俯觀大局的大義視角、沒有英雄衝鋒的慷慨激昂、或是什麼戰鬥的意義, 只有一群被圍困到意志蕭條,渴望求生、渴望回家的人。 為了做到這些效果,影片的真實感以及情境融入感就成為成敗的關鍵;對於這個議題,導演自有一套他的哲學, 我只能和你說,2D的敦克爾克絕對比3D的阿凡達更有真實感、更有身歷其境的體驗。 為了飽響視聽效果,這裡極力建議應觀看 iMax 的播放版本。

還有一個有意思小細節也許有些人不會注意到,雖然解釋這個細節可能會劇透更多一些! 因為噴火戰機的續航力可憐的低,在護航任務中必須要準時脫離戰場返航; 然而就在將返航時,法雷爾看到又有一架轟炸機打算炸一艘船, 沒有意外的,法雷爾幾經掙扎後決定回去拯救他的同胞! 在此之前,每當因故需要加油時,可以注意到法雷爾都只願意推一點點油門,好節省些汽油; 而在他決定回頭,也就是做下確定自己無法返回英國的決定後,在之後的戰鬥中他毫無懸念的把油門推到最大!

另外,有一部份的歷史在電影裡並沒有演到,但我覺得知道這段故事可能會讓你在觀影的時候更有感覺。 不管看電影還是看歷史都能知道,雙方的空軍力量在整個敦克爾克的撤退行動中都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 然而英國皇家空軍的護航並不是時時都有的,主要是因為敦克爾克與英國本土的距離和噴火戰機數量與航程的關係。 甚至到了撤退行動後期,皇家空軍不願意再派出飛機前往敦克爾克, 因為「下一場戰爭」的到來是顯而易見而且急迫的,絕對必須要停止繼續損失飛機,並為接下來的戰鬥保存以及重整空軍力量! 這個轉變也使得之後的撤退行動不能在白日德國空軍肆無忌憚的炮火下進行,而只能利用夜晚行動。 以大局來說,這是正確且必須的決定;而以站在沙灘上的一個人來說,這絕對是可被咒罵的狗屁決定! 我想這也是促成法雷爾放棄返航而決定回頭的一個重要因素,因為身為皇家空軍飛行員的他清楚明白知道整個處境, 下一批前來換班的飛機因為距離和調派因素不可能無縫銜接;甚至,他可能就是最後一批被派往敦克爾克的護航機 (僅猜測,電影裡並沒有明確的特徵可確認)! 整個敦克爾克撤退行動中,皇家空軍總共派遣 2739 架次的護航任務,損失了 106 架戰鬥機和 60 位飛行員。

片名

說到這部電影的名字,從我第一次看到它,我就很有意見! 這部影片取名叫 Dunkirk,就是那個法國的港口城市的名字。 能這麼取是因為大部分的人都知道這段歷史,只要聽到地名就能勾起各種記憶; 就好像對臺灣人說,有一部電影叫「金門」時,你會感覺到的一樣的感受。 很多電影的名字其實在文字語法上並沒有確實明確的表達它在演的是什麼, 但因為人的文化背景,我們仍能猜到它要演的是什麼,甚至覺得這樣的簡單比複雜更好、更有「味道」! 比方說「賽德克·巴萊」、「艋舺」、「大稻埕」、「鐵達尼號」等等。

但臺灣的片商大概是覺得臺灣人對敦克爾克沒有感情,怕看了片名不知其內容,所以翻譯就改成了「敦克爾克大行動」! 變成我第一回看到片名的時候就矇了,想說從小只聽過敦克爾克大撤退,怎麼沒印象有什麼大行動啊! 我想大概是覺得直接翻譯成敦克爾克大撤退不符合社會的概念,因為戰爭片從來給人的印象都是在演抗暴後勝利,而不是要人鬱卒; 問題是這部片確實就是在演大撤退啊! 後來我想通了,我想把他取名叫作「大行動」,大概就和「長征」、「轉進」是一樣的概念吧! 於是這麼好的一部電影,就在片名上被臺灣人加上了汙點,成為聽起來和 「賽德克巴萊之阿里山抗日三百壯士」、「艋舺黑白道」、「大稻程風情錄」、還有「鐵達尼號潛水大行動」一樣等級的片子了! 這一部份,我還是比較喜歡大陸的翻譯,就叫作「敦克爾克」,這樣不是很好嗎?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敦克爾克 Dunkirk
    全站熱搜

    夜行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